2014年7月31日星期四
綠豆椪價飆 和排骨飯一樣貴
綠豆椪(pèng)是台灣的傳統月餅,內餡是由綠豆泥甜餡抹豬油及紅蔥頭烘烤制成,有時還會加入少許豬肉。近年由於台灣人較重視健康,許多業者鳳梨酥也推出不含豬肉、豬油等材料,純以綠豆泥做內餡的版本。
“啊,一個綠豆椪要六十元!”高雄市上班族陳素月昨天到烘焙坊買綠豆椪,被高價嚇一跳,買不下手;業者表示,綠豆椪裏的餡料全都鳳梨酥漲,價格不得不提高。不過,一個綠豆椪價格漲到和排骨便當差不多,許多消費者都說好貴!
沒辦法啦,綠豆去年就開始漲了。舊振南餅店管理部企劃黃淑瑩說,店裏用的是進口綠豆,去年二月每台斤五十五元,之後一路漲,到今年三月已漲到每台斤八十元,漲了四成五。記者昨天買本地綠豆,一台斤六十五元,業者說去年此時一台斤不到四鳳梨酥十元。
高雄市糕餅公會理事長林樹仁說,綠豆椪主要餡料糖、油、綠豆都比去年漲兩成以上;核桃、松子等搭配餡料,也較去年同期漲五成,成本增加,業者利潤越來越少。
由於綠豆價格飆漲,連中鋼福利社都不得不打破慣例,每個綠豆椪調高二元,由廿三元調至廿五元。綠豆椪是中鋼福利熱門產品,每年中秋節都賣出上萬個,不少企業透過中鋼員工訂購,相當搶手。
坊間不少烘焙店綠豆椪也由一個卅元漲為卅五鳳梨酥元,綠豆椪禮盒六個裝三百六十元,每個單價也多達六十元。
2014年7月29日星期二
台灣“主流”月餅綠豆椪
中秋佳節食月餅,小小月餅“是非多”。從去年的月鳳梨酥餅甜鹹之爭,到今年的“五仁滾出月餅界”,台灣月餅界的主流都是些啥?
據台灣青年名嘴王炳忠介紹,台灣的中秋月餅禮盒裏,最常見的一般是蛋黃酥。“內餡除了蛋黃一般還會加上豆沙,比廣式月餅更受歡迎。”除了蛋黃酥,長得差不多的芋頭酥也是台灣中秋時節常見的月餅類型。
當然,台灣人中秋常吃的月餅還有一種鳳梨酥,那就是傳說中的綠豆椪(也寫作綠豆凸)。在王炳忠的描述裏,這種台灣非常常見的月餅有一層雪白色酥皮,很像是北方月餅的“翻毛”做法。綠豆椪加上蛋黃酥、芋頭酥,就是台灣月餅禮盒的主要內容啦!
其實,綠豆椪還真是地道的台灣味,因為不易保鳳梨酥存運輸,所以賣給陸客的伴手禮店也鮮少有這種糕餅。綠豆沙加豬油、豬肉,再加紅蔥頭調味烤制,鹹甜交織的味道初嘗有點怪,多吃幾口,可就愛不釋手啦!
2014年7月24日星期四
鳳梨酥的由來
相傳在三國時代(公元220-280年),即劉備以喜餅迎娶孫權之妹,而訂婚禮餅中便有以鳳梨入餡制成的大餅。
台灣婚禮習俗中,訂婚禮餅共六種口味代表六禮,其中一種鳳梨閩南話發音又稱“旺來”,象征子孫旺旺來的意思,而鳳梨亦是台灣人拜拜常用的貢品,取其鳳梨酥“旺旺”“旺來”之意,深受民眾喜愛。
早期的鳳梨禮餅因太大塊,一般人消費不起,近百年前,台中縣一位糕餅師傅顏瓶,經常挑著擔子、帶著自己做的“龍鳳餅”到台中販售。最初的“龍餅”是包了肉餡的大圓餅,同樣大小的“鳳餅”,則以菠蘿為內餡。“龍鳳餅”因為吉祥的寓意,被認為是訂婚、結婚不能或缺的喜餅。
後來經過顏瓶改良,鳳餅縮小成每個大約25至100克的精巧小餅,鳳梨酥從此誕生。
鳳梨酥內餡,並不是單純的菠蘿。為了口感鳳梨酥需要,通常會添加冬瓜,這樣的口味已經是大多數人的習慣。近年流行養生,台北市面上可以買到加了五穀雜糧、松子、蛋黃、栗子等不同口味的鳳梨酥;餅皮也加入燕麥等食材,口感更為多元。也有業者改用其它水果做餡料,發明了例如香瓜酥、蜜李酥、酸梅酥等。
後來更演變為結合西式派皮與中式鳳梨餡料所制成的現代“鳳梨酥”,由於外皮酥松化口,鳳梨內餡甜而不膩,此種“中西結合”的鳳梨酥,連鳳梨酥西方人也贊賞有加,故逐漸成為島外觀光客最喜歡的台灣手禮之一。
鳳梨酥和鳳凰酥內餡的口味有些區別,鳳梨酥是甜餡,而鳳凰酥是鹹甜口味的,其中在鳳梨冬瓜餡的基礎上加些鹹蛋黃,口味更佳。
2014年7月23日星期三
鳳梨酥小貼士
1、制作鳳梨餡的時候,需要把冬瓜先脫水再剁成蓉。因為鳳梨餡裏的冬瓜主要作用是提供瓜肉纖維,擠掉冬瓜裏的水分,可以避免冬瓜的味道混入到餡裏,影響餡的味道,只留下冬瓜肉纖維讓我們利用,就可以了哈。
2、無論是冬瓜還是菠蘿,采用的都是剁成蓉的方式,而不建議用食品料理機直接打成泥。雖然剁成蓉比較麻煩一點,但這樣不會破壞瓜果裏的纖維,使餡的口感更好。
3、包鳳梨酥,雖然看上去簡單,但實際是難度比較大的一個步驟。首先鳳梨餡比較粘軟,其次酥皮面團也較軟易裂,因此包的時候不易控制。注重手法慢鳳梨酥慢包裹,反複多練習,才會熟能生巧。一開始如果覺得皮和餡2:3的比例很難包,可以先改成皮和餡1:1或3:2的比例來包,會好包不少。但熟練以後,一定要改回2:3哦,因為,只有“薄皮大餡”的鳳梨酥,才會真正的誘人可口哈。
4、剛做好的鳳梨酥,皮和餡的味道沒有完全融合在一起,所以不用馬上就吃。密封保存4個小時以後,鳳梨餡裏的水分和糖分會慢慢向皮裏滲透,到時候再品嘗,口感更佳哦。
鳳梨酥,是一道非常著名的甜點。鳳梨,也就是菠蘿,因為地方不同而叫法不同。鳳梨酥起源於台灣,所以一直沿襲了最初的叫法,不管哪個地區的人,都鳳梨酥管它叫鳳梨酥,沒有誰會叫“菠蘿酥”的。
鳳梨酥好不好吃,內餡是關鍵。有了好吃的鳳梨餡,才會有好吃的鳳梨酥。相信大家也都知道,現在市面上,因為成本的考慮,很多鳳梨餡幾乎都是冬瓜制作,菠蘿的含量不到冬瓜的5%。誠然,鳳梨餡裏確實需要冬瓜纖維來創造鳳梨酥口感,但沒有菠蘿的鳳梨餡,能叫鳳梨餡麼?
而我們自己制作的時候,可以大大方方的把菠蘿含量提高到冬瓜的50%,這樣的鳳梨餡,自然好吃——自家烘焙的好處,就在於可以對自己隨心所欲的大方一點。
2、無論是冬瓜還是菠蘿,采用的都是剁成蓉的方式,而不建議用食品料理機直接打成泥。雖然剁成蓉比較麻煩一點,但這樣不會破壞瓜果裏的纖維,使餡的口感更好。
3、包鳳梨酥,雖然看上去簡單,但實際是難度比較大的一個步驟。首先鳳梨餡比較粘軟,其次酥皮面團也較軟易裂,因此包的時候不易控制。注重手法慢鳳梨酥慢包裹,反複多練習,才會熟能生巧。一開始如果覺得皮和餡2:3的比例很難包,可以先改成皮和餡1:1或3:2的比例來包,會好包不少。但熟練以後,一定要改回2:3哦,因為,只有“薄皮大餡”的鳳梨酥,才會真正的誘人可口哈。
4、剛做好的鳳梨酥,皮和餡的味道沒有完全融合在一起,所以不用馬上就吃。密封保存4個小時以後,鳳梨餡裏的水分和糖分會慢慢向皮裏滲透,到時候再品嘗,口感更佳哦。
鳳梨酥,是一道非常著名的甜點。鳳梨,也就是菠蘿,因為地方不同而叫法不同。鳳梨酥起源於台灣,所以一直沿襲了最初的叫法,不管哪個地區的人,都鳳梨酥管它叫鳳梨酥,沒有誰會叫“菠蘿酥”的。
鳳梨酥好不好吃,內餡是關鍵。有了好吃的鳳梨餡,才會有好吃的鳳梨酥。相信大家也都知道,現在市面上,因為成本的考慮,很多鳳梨餡幾乎都是冬瓜制作,菠蘿的含量不到冬瓜的5%。誠然,鳳梨餡裏確實需要冬瓜纖維來創造鳳梨酥口感,但沒有菠蘿的鳳梨餡,能叫鳳梨餡麼?
而我們自己制作的時候,可以大大方方的把菠蘿含量提高到冬瓜的50%,這樣的鳳梨餡,自然好吃——自家烘焙的好處,就在於可以對自己隨心所欲的大方一點。
2014年7月21日星期一
從月餅到粽子,從異化到回歸
在今年端午節粽子市場,動輒數百甚至上千元的“土豪粽”不見蹤影,包裝簡單、口味獨特的粽子成為消費者首選。作為大型供貨商,五芳齋甚至拒絕了單價800元的粽子禮盒的訂單。粽子步“天價月餅”後塵的勢頭戛然而止。
其實,關於粽子的這一趨勢,早在去年9月3鳳梨酥日 中紀委和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發出《關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刹住中秋國慶期間公款送禮等不正之風的通知》之後便已確定。在剔除了公 款消費和公款送禮之後,粽子無可避免地走上回歸之路,這已是一種共同預期。但是,紀檢監察機關顯然沒有就此止步,在端午節臨近前的5月29日,中央紀委監 察部網站推出“清廉過端午——紀檢監察機關在行動”專題,開設舉報窗口對公款購買贈送粽子等節禮的不正之風進行監督。網站還將及時發布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監 督執紀行動,對查處的典型問題通報曝光。在網站“歡迎舉報”的窗口,寫著這樣的字樣:“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請您參與,請您監督。”
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明確提出,紀檢監察機關要扭住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放,一年一年抓下去,一個時間節點一個時間節點地鳳梨酥抓,堅決防止反彈。成都市紀委甚至細到將雞蛋、鹹鴨蛋列入禁止公款贈送的物品。在技術賦權的網絡舉報和曝光之下,中紀委糾正不正之風、打破潛規則的決心更加深入人心。歡樂祥和、風清氣正的節日氛圍正在歸來。
曾幾何時,無論是中秋國慶還是春節端午,幾乎所有的節日都異化為權力的通吃,節日變成尋租權力、勾兌權力最為堂皇的最佳理由,節日成為官員腐敗和斂財的集中時段。送不送、送什麼成為許多企業和下屬的綜合焦慮症。在這種氣氛之中,作為節日載體的月餅和鳳梨酥粽子隨之被嚴重異化。互相攀比、過度包裝及奢靡之風到了變本加厲、無以複加的地步。包含黃金、手表的天價月餅層出不窮,月餅旅行以及由此造成的極大浪費,不僅扭曲節日,而且敗壞世風。
這些積弊為十八屆中央領導集體敏銳察覺。“八項規定”的出台看似尋常,後續手段卻是雷霆萬鈞、出人意料。在以互聯網為標志的技術革新之下,鳳梨酥群眾監督變得無時不在,紀律成為“帶電的高壓線”變成現實,對違紀“零容忍”逐漸變成常態。從一點一滴開始,“日拱一卒”的戰略戰術正在發揮成效。由此,黨風政風開始扭轉,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月餅和粽子之變正源於此。
但是,這場鬥爭極可能沒有終點。“堅決防止反彈”的宣示表明,這是基於冷靜判斷的堅定決心。
2014年7月16日星期三
夏天自己做巧克力冰淇淋月餅
2014年7月15日星期二
沒有文化,月餅跟燒餅有啥區別?
燒餅可以天天吃,月餅卻不可以。原因很簡單,月餅的由來牽扯著絲絲縷縷的文化味兒。月餅雖是傳統小吃,卻只在中秋節出現,月圓餅也圓,合家團圓分著吃,象征圓滿與和睦;若遊人在外,一塊月餅可話相思,寄托對家的思念與向往。
月餅www.ricians.tw作為商品發展至今,口味多樣,流派紛呈,包裝新穎,別出心裁,唯獨缺文化,令人頭疼。
“現在,我們把月餅做成了純商品。”楊清華認為,月餅越來越成為商家在市場上攫取利潤的商品,對消費者的培育意識仍然不夠,缺乏貼近消費者的產品,路子越走越偏。
論壇啟動之前,不少消費者反映,月餅的商業痕跡太重,“它就是一塊加了油和糖的燒餅。經過中秋節的精美包裝和大力宣傳,這塊‘燒餅’便不走尋常路了,能賣到高出成本幾十倍的價格來。”
對於這種情況,張高生認為,月餅承受的情感壓力太大,商家和消費者對月餅的認知和需求已經偏離了其本質,削弱了月餅團圓的、美好的傳統文化訴求,“我們呼籲為月餅‘松綁。
月餅需要“松綁”,也要賦予其更多文化內涵,讓人們吃出一種思念和團圓,延續中華民族情感脈搏裏的不可或缺的文化與情感。否則,真的與燒餅無異了。
2014年7月11日星期五
入口即化太陽餅 酥酥外皮一碰就碎
世家的招牌太陽餅,一碰就碎的酥酥外皮,入口即化的外皮迭出豐富層次,包裹香軟的內餡,滋味與眾不同。
下午茶時段,來塊太陽餅,吃出外皮層次與內餡的交織,想品嘗新鮮剛出爐太陽餅,不用遠赴台中,在台北就能吃到,太陽餅要好吃,可別小看這層次的功夫,一拿到餅、一入口,細細去感受。
位於台北行天宮附近的世家名點坊,老板李師傅www.ricians.tw出身台中太陽堂,累積至今三十年的制餅經驗,對於用料與制作細節相當重視,堅持手工制作拿捏每個餅的質量,就在店內制作現場烘焙,確保新鮮質量。
其中世家的招牌太陽餅,由老師傅傳授的技巧,再加上不斷的研究,做出一碰就碎的酥酥外皮,入口即化的外皮迭出豐富層次,包裹香軟的內餡,滋味與眾不同,李師傅提到,層次來自餅皮的配方與累積多年杆皮經驗的力道掌控,這可得親自嘗嘗才能體會了。
嚴格要求質量,太陽餅之外,鳳梨酥、綠豆凸、蛋黃酥也各具特色,在地老客人之外,還吸引來自日本、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自由行旅客,回去之後想辦法托人再來買,手工制作、少量生產掌控新鮮,若需要多一點數量記得事先詢問才不會撲空。
2014年7月7日星期一
太陽餅 充滿鄉土氣息的台中特產
太陽餅是一份很鄉土的台中特產,談起它就難免讓人與台中市聯想到。過去如鳳梨酥雖風光一陣,如今已被外地糕餅業者攻占;唯獨太陽餅的 盛名屹立不墜,難怪台中人對它很有感情。 談起太陽餅,就可以追溯到將近一百年前。早期名稱不一,台語如碰餅、幼餅、泡餅、麥芽餅等等。如要尋根,依照 太陽堂老太太的說法,應該來自廈門,最古老的名稱叫白糖餅。
太陽餅主餡當然就是麥芽,皮酥餡Q,淡淡的麥芽糖香,風味別具,口感取 勝。目前太陽堂除了烘培已借助機械化之外,仍維持傳統的手工制作。太陽餅有兩種吃法,一為幹吃www.ricians.tw,配清茶或濃茶都很正點;另外 一種就是放在碗中,沖以熱水,原味不散,許多人喜歡如此泡著吃,其實這是它的古老泡餅吃法。
而在台中市曾經有幾家在光複後就有的好招 牌餅店,太陽堂的老太太是唯一仍然在崗位上的第一代主持人,還堅持不開分店;他喜歡藝術,店內一面向日葵嵌磁大壁畫,是老畫家顏水龍在五十年代的名著。他 執著傳統漢餅的保存,如麻薯、綠豆碰、檸檬餅、菠蘿餅,及日據時代稱為摩拉卡的紅豆夾心餅,都是非常有特色的。又有一種國內可以僅有的喜慶綠豆糕,名為聖 誕糕,糕面浮雕的美麗圖案也是顏水龍的作品。
近年來太陽餅市場,不少後起之秀各以台中名產招徠,銷路也不錯;有趣的是,若幹同行刻意搬過來與這家老店為鄰,使太陽堂無奈於流失一些跑錯店門的顧客。
2014年7月2日星期三
台中太陽餅 重溫美好回憶
以獨家秘方特制的純麥芽,融合頂級蜂蜜,一口咬下,唇齒留香。
來到台中遊玩,大部分人想到帶走的就是台中名產太陽餅,造就自由路太陽餅聞名遐邇。台中的太陽餅各有不同特色,後續www.ricians.tw有業者開發出黑糖、草莓、巧克力等新口味,不過,味道最令人贊賞的,還是那純粹原味的蜂蜜太陽餅。
已在台中創立50年以上的太陽堂老店,就是第一個以太陽堂名稱和太陽花標志注冊登記的餅鋪,曾榮獲多家電視台及廣播公司的采訪報導,曆經半世紀,獲獎無數,始終堅持純手工、高質感路線。
太陽堂老店以純手工方式制作餅皮,顯現皮薄、酥香、餡巧的真實口感,餅皮經師傅專業的揉捏制作而成,再包入麥芽餡,經過高溫烘烤後,香味四溢。
其餅皮層次豐富,品嘗時入口即化、口感奇佳,餡巧而不黏牙,傳承近一甲子。在建國百年農曆春節走春的時候,帶一盒傳承許久的太陽餅去探訪親朋好友,讓老味道喚醒記憶中的美好。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