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9日星期二

金磚魅力難擋 關廟搶攻鳳梨酥



台南「關廟」幾可和鳳梨畫上等號,連外縣市的鳳梨也打著關廟名號開賣,但關廟鳳梨何以有名?關廟區農會表示,除了特殊紅砂土孕育品質佳、甜度高鳳梨,種鳳梨歷史悠久,名號深植人心,奠定關廟鳳梨金字招牌。

說到鳳梨,國人第一印象就是關廟鳳梨。其實,全台種植鳳梨面積約1萬公頃,集中於南投、雲林、嘉義、台南、屏東,就連北部也有零星面積的鳳梨田。關廟鳳梨鳳梨酥面積約6、700公頃,比重雖非最高,分量與地位卻無可取代。

關廟區農會說,不少外縣市商人打著關廟旗幟賣鳳梨,其實所賣鳳梨產地並非來自關廟,對此果農也只能安慰自己,這是因為關廟鳳梨名氣響亮,大家都想沾光,但只要品嘗過就能分辨優劣。

台南區農改場作物改良科助理研究員黃士晃指出,關廟鳳梨勝出之處,在於其獨特山坡丘陵地質、排水佳、日光充足,所栽培的關廟鳳梨口味酸甜適中、質厚多汁且鳳梨酥風味極佳,加上當地種鳳梨歷史悠久,距今約百年,打下地名與品牌的高度連結性,加深人們認同感。

除了鳳梨好吃,鳳梨酥也是時下熱門的伴手禮,早年鳳梨酥內餡幾乎皆為冬瓜制成,近年則吹起一股土鳳梨酥熱潮,但素來以鳳梨馳名的關廟,卻幾與這波鳳梨酥熱潮失之交臂。

農會推廣股長郭勝德指出,早年土鳳梨並不吃香,但因口感偏酸,反而適合制作鳳梨酥內餡、鳳梨麵條,除了土鳳梨酥需求大,加工品也適用。

郭勝德指出,土鳳梨品種即為關廟1號、2號與3號鳳梨鳳梨酥,目前栽種面積約80公頃,有鑑市場需求大,當地業者也相中這小小一塊的金磚魅力,自創品牌急起直追,希望在鳳梨酥市場占得一席之地。

2015年9月28日星期一

自制香濃鳳梨酥皮


  酥皮配料:低筋面粉90克,全脂奶粉35克,黃油75克,雞蛋25克,糖粉20克,鹽1/4小勺(1.25ML)。

  1、 把酥皮配料裏的黃油軟化以後,加入糖粉、鹽,用打蛋器打發,倒入打散的雞蛋,繼續打發至雞蛋與黃油完全融合,呈羽毛狀。

  2、低筋面粉和奶粉混合後鳳梨酥篩入黃油裏,用橡皮刮刀拌勻,使粉類和黃油完全混合,拌到沒有幹粉的狀態,酥皮面團就做好了。

  3、酥皮面團做好以後,就開始包鳳梨酥了。根據你制作的鳳梨酥大小,將面團和餡料按2:3的比例稱重。比如,如果你制作的鳳梨酥是30克重的,那麼就稱鳳梨酥12克的酥皮和18克的鳳梨餡。

  4、取一塊稱好的酥皮面團,揉成圓形,用手把面團壓扁,放上一塊鳳梨餡。

  5、將面團放在虎口處,用大拇指推動酥皮,使酥皮慢慢的“爬”上來,包裹住餡料。包的手法和包廣式月餅是一樣一樣的。

  6、酥皮推上來以後,捏合緊,讓酥皮把鳳梨餡完全的包裹起來。因為酥皮鳳梨酥面團比較軟及易碎,因此包起來稍有難度,要多練習。

  7、把鳳梨酥模具擺在烤盤上,將包好鳳梨酥的面團放到模具裏面,用手把面團壓平,使面團在模具裏定型。

  8、用這個方法做好其他的鳳梨酥,將鳳梨酥連同模具一起放入烤箱,175度,15分鍾左右,烤到表面金黃即可。取出來並冷卻以後即可脫模。脫模冷卻後,密封放置4個小時以後再鳳梨酥食用,口感更佳。

2015年9月18日星期五

自制香濃鳳梨餡


  所需原材料:冬瓜(去皮去籽)(900克)、菠蘿(去皮)(450克)、細砂糖(60克)、麥芽糖 (60克)

  1、冬瓜切去皮,除去籽以後,切成小塊。鍋裏燒開水鳳梨酥,放入冬瓜,煮15分鍾左右,直到徹底煮熟。

  2、煮好的冬瓜冷卻後,用紗布包起來,擠掉水分,為讓冬瓜快速冷卻,可以過涼水。

  3冬瓜水丟棄不用,把脫水後的冬瓜放在案板上用刀剁成冬瓜蓉。

  4、處理完冬瓜後,就開始處理菠蘿了,把菠蘿去皮後鳳梨酥,切成盡量小的丁,將切好的菠蘿丁也用紗布包好,擠出菠蘿汁,擠完汁以後的菠蘿丁放在案板上用刀剁成蓉。

  5、把菠蘿汁、細砂糖、麥芽糖放入炒鍋,大火煮開以後轉小火,不斷攪拌直到糖完全溶解,然後把冬瓜蓉和菠蘿蓉倒入鍋裏,一直鳳梨酥用小火慢慢翻炒。

  6、炒著炒著鍋裏的水分會慢慢變少,餡慢慢成型,炒到金黃色狀態,鳳梨餡就做好啦。

  7、做好的鳳梨餡盛出來放在碗裏,冷卻鳳梨酥後使用。

2015年9月16日星期三

新竹大陸配偶學做鳳梨酥 “烤出”人生第二春



  從大陸嫁到台灣的嚴金仙,參加台灣失業者鳳梨酥職業訓練,努力學做鳳梨酥。她笑說每次回老家,鄉親就拜托她帶一箱箱來自台灣的鳳梨酥,如今她學得好功夫,也能做給家鄉鄉親們品嘗。

  據報道,由新竹市小區婦女關懷協會鳳梨酥協助辦理的失業者職業訓練,由新竹市廚師業職業工會理事長鄭富貴擔任教學老師,他不藏私的教學生廚藝技巧,分享餐廳的經營理念。

  新竹市小區婦女關懷協會總幹事、市議員蕭志潔指出,參加職業訓練的年紀多為中年人,透過考證照、學一技之長。不過,真正能堅持下去的,在於有無積極的態度鳳梨酥,因此鼓勵勇敢去闖。

  蕭志潔說,符合失業相關資格者,參加課程期間能請鳳梨酥領生活津貼,無須擔憂暫無經濟收入的問題。

2015年9月10日星期四

綠豆椪價飆 和排骨飯一樣貴




  綠豆椪(pèng)是台灣的傳統月餅,內餡是由綠豆泥甜餡抹豬油及紅蔥頭烘烤制成,有時還會加入少許豬肉。近年由於台灣人較重視健康,許多業者也推出不含鳳梨酥豬肉、豬油等材料,純以綠豆泥做內餡的版本。

  “啊,一個綠豆椪要六十元!”高雄市上班族陳素月昨天到烘焙坊買綠豆椪,被高價嚇一跳,買不下手;業者表示,綠豆椪裏的餡料全都漲,價格不得不提高鳳梨酥。不過,一個綠豆椪價格漲到和排骨便當差不多,許多消費者都說好貴!

  沒辦法啦,綠豆去年就開始漲了。舊振南餅店管理鳳梨酥部企劃黃淑瑩說,店裏用的是進口綠豆,去年二月每台斤五十五元,之後一路漲,到今年三月已漲到每台斤八十元,漲了四成五。記者昨天買本地綠豆,一台斤六十五元,業者說去年此時一台斤不到四十元。

  高雄市糕餅公會理事長林樹仁說,綠豆椪主要餡料糖、油、綠豆都比去年漲兩成以上;核桃、松子等搭配餡料,也較去年同期漲五成,成本增加,業者利潤越來越少。

  由於綠豆價格飆漲,連中鋼福利社都不得不打破慣例鳳梨酥,每個綠豆椪調高二元,由廿三元調至廿五元。綠豆椪是中鋼福利熱門產品,每年中秋節都賣出上萬個,不少企業透過中鋼員工訂購,相當搶手。

  坊間不少烘焙店綠豆椪也由一個卅元漲為卅五元,綠豆椪禮盒六個裝三百六十元鳳梨酥,每個單價也多達六十元。

2015年9月8日星期二

台灣“主流”月餅綠豆椪


  中秋佳節食月餅,小小月餅“是非多”。從去年的月餅甜鹹之爭,到今年的“五仁滾出月餅界”,台灣月餅界的主流都是些啥?

  據台灣青年名嘴王炳忠介紹,鳳梨酥台灣的中秋月餅禮盒裏,最常見的一般是蛋黃酥。“內餡除了蛋黃一般還會加上豆沙,比廣式月餅更受歡迎。”除了蛋黃酥,長得差不多的芋頭酥也是台灣中秋時節常見的月餅類型。

  當然,台灣人中秋常吃的月餅還有一種,那就是傳說中的綠豆鳳梨酥椪(也寫作綠豆凸)。在王炳忠的描述裏,這種台灣非常常見的月餅有一層雪白色酥皮,很像是北方月餅的“翻毛”做法。綠豆椪加上蛋黃酥、芋頭酥,就是台灣月餅禮盒的主要內容啦!

  其實,綠豆椪還真是地道的台灣味,因為不易保存運輸鳳梨酥,所以賣給陸客的伴手禮店也鮮少有這種糕餅。綠豆沙加豬油、豬肉,再加紅蔥頭調味烤制,鹹甜交織的味道初嘗有點怪,多吃幾口,可就愛不釋手啦!

2015年9月1日星期二

鳳梨酥小貼士

1、制作鳳梨餡的時候,需要把冬瓜先脫水再剁成蓉。因為鳳梨餡裏的冬瓜主要作用是提供瓜肉纖維,擠掉冬瓜裏的水分,可以避免冬瓜的味道混入到餡裏,影響餡的味道,只留下冬瓜肉纖維讓我們利用,就可以了哈。
2、無論是冬瓜還是菠蘿,采用的都是剁鳳梨酥成蓉的方式,而不建議用食品料理機直接打成泥。雖然剁成蓉比較麻煩一點,但這樣不會破壞瓜果裏的纖維,使餡的口感更好。
3、包鳳梨酥,雖然看上去簡單,但實際是難度比較大的一個步驟。首先鳳梨餡比較粘軟,其次酥皮面團也較軟易裂,因此包的時候不易控制。注重手法慢慢包裹,反複多練習,才會熟能生巧。一開始如果覺得皮和餡2:3的比例很難包,可以先改成皮和餡1:1或鳳梨酥3:2的比例來包,會好包不少。但熟練以後,一定要改回2:3哦,因為,只有“薄皮大餡”的鳳梨酥,才會真正的誘人可口哈。
4、剛做好的鳳梨酥,皮和餡的味道沒有完全融合在一起,所以不用馬上就吃。密封保存4個小時以後,鳳梨餡裏的水分和糖分會慢慢向皮裏滲透,到時候再品嘗,口感更佳哦。

鳳梨酥,是一道非常著名的甜點。鳳梨,也就是菠蘿,因為地方不同而叫法不同。鳳梨酥起源於台灣,所以一直沿襲了最初的叫法,不管哪個地區鳳梨酥的人,都管它叫鳳梨酥,沒有誰會叫“菠蘿酥”的。
鳳梨酥好不好吃,內餡是關鍵。有了好吃的鳳梨餡,才會有好吃的鳳梨酥。相信大家也都知道,現在市面上,因為成本的考慮,很多鳳梨餡幾乎都是冬瓜制作,菠蘿的含量不到冬瓜的5%。誠然,鳳梨餡裏確實需要冬瓜纖維來創造口感,但沒有菠蘿的鳳梨餡,能叫鳳梨餡麼?
而我們自己制作的時候,可以大大方方的把菠蘿含量提鳳梨酥高到冬瓜的50%,這樣的鳳梨餡,自然好吃——自家烘焙的好處,就在於可以對自己隨心所欲的大方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