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9日星期二

記全國"模範職工之家" 台州職業技術學院工會



  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模範職工之家”的金黃工會勞保色牌匾,被張智青擺放在她辦公室靠近大門的茶幾上,進出這裡的人只要稍加注意便能一眼看見。據了解,“模範職工之家”每五年評選一次,2013年台州市獲此殊榮的只有五家組織,台州職業技術學院工會便是其中一家。

  這個於2004年1月成立的工會組織,在10年間組建了包括太極拳協會、自行車協會、烹調協會在內的16個教工社團,並建立了社團發展考核機制,全校近600名教師幾乎全部參與其中。張智青擔任副主席兼女工委主任,她是工會7名委員中,唯一專職做工會工作的。

  “工會剛職業工會成立的時候,我們給自己定的工作理念就是‘一切為了教職工,一切服務教職工’,一切從零開始,腳踏實地做好服務。”張智青說。

  短短幾年間,台州職業技術學院工會便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05年校工會達到台州市總工會“合工會健保格職工之家”標准;2006年獲得台州市“先進職工之家”稱號;2007年獲得台州市“群體師德創優先進集體”;2008年被委組織部、總工會聯合授予“模範職工之家”榮譽稱號。

  “從市級到省級,再到國家級,我們一步一步走。”張智青說,“當然也離不開全校教職工的支持和配合,大家都在努力建設這個‘家’。”

  “從2005年到現在,學校工會陸續組建了16個教工社團,除了乒乓球、羽毛球、籃球、足球、棋牌、游泳、健身舞這些比較常規的社團,今年還新增了烹調協會和教工氣排球協會。每個教職工都參加2個以上社團。”

  說起自己熱愛的工作,張智青很是興奮,連帶著語調都高亢起來,“我們每天都組織豐富的社團活動,星期一羽毛球,星期二乒乓球,星期三氣排球、游泳、唱歌,星期四健身舞、國標舞、足球,星期五籃球,周末還有釣魚、戶外運動、攝影等。只要有興趣,不管是不是會員都可以來參加活動。”

  多姿多彩的社團活動豐富了教職工業余生活,同時也為學校爭得了許多榮譽。“社團代表學校參加比賽,拿了不少獎呢。”張智青一臉驕傲,“比如歌唱協會就在台州市級單位職工歌詠比賽中拿了特等獎,還有我們在台州市第五屆教職工文藝會演中獲得第二名等等。”

  “這麼多社團活動,真夠您忙的。”感嘆道。哪知張智青聞言,眉頭一挑,掰了掰手指頭,“這才哪兒到哪兒,開學之後,我們要忙的第一公所健保個大活動就是‘三八’婦女節活動;接著四五月份忙於組織全校教職工乒乓球或羽毛球比賽;六月份是暑期療休養,教職工每三年都有一次旅游機會,單這項活動,就要花費我們許多精力,忙完這些就到九月底了;十月還要忙著准備教職工運動會;最後,還要考慮籌劃年底的送溫暖活動。”張智青說,“除了這些說得清楚的大活動,市婦聯、市教育局等組織的各種比賽,都需要工會去落實。”說這些的時候,張智青臉上的神情很是認真,“累是挺累的,但也樂在其中。”

長春高新區總工會完善職業化工會主席考評機制



為進一步規範職業化工會主席的管理模式公所健保,創新職業化工會主席的考評機制,2013年,高新區總工會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職業化工會主席隊伍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能。年初,高新區總工會制定了職業化工會主席考核辦法。主要實行平時與定期相結合、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考核重點內容為組建工會、發展會員、開展“雙亮”活動、小型非公企業區域性、行業性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合同的簽訂和台帳建立以及職職業工會代會巡視工作開展情況等9項,參考考勤情況實行百分制考核。

按照職業化工會主席考核辦法的相關規定,以市總工會剛剛出台的《長春市職業化主席管理暫行辦法》為契機,高新區總工會對5名職業化工會主席統一進行了年終考核。職業化工會主席首先進行了述職,南、北區工會工委對其日常工作完成情況進行了彙報,全體參會人員工會健保對5位職業化工會主席進行測評打分,最後區總工會分別同職業化工會主席進行單獨談話。考核結果分為3個等次,按照考核綜合得分進行排序。

此次考核對於推進工會重點工作落實,充分調動職工會勞保業化工會主席的積極性,將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


吉林市職業化工會主席非公企業展示作為



“要是沒有工會對我的幫助,我簡直難以生活下去。”工會健保近日,在收到吉林市龍潭區職業化工會主席王玉清送來的500元現金和慰問品時,48歲的下崗離異職工田桂花感動得哭了。

作為吉林市108名職業化工會主席中的一員,去年7月,王玉清被派駐到10戶非公企業。通過半年的工作,他不僅幫助企業簽訂了工資集體合同,還幫扶救助困難職工20余人。去年底,王玉清在走訪中得知,下崗職工田桂花身患疾病,寄居在同樣離婚的妹妹家裡,立即為她填寫了困難職工救助表,將其納入工會的幫扶對像。

“職業化工會干部,不端企業飯碗,不是企業雇員,敢於站出職業工會來替職工說話,能打破非公企業工會干部‘維權不到位甚至不敢維權’的瓶頸。”吉林市總工會組織部部長劉春明說,2013年7月以來,市總開展了“百名職業化工會主席進駐千戶非公企業活動”,以有效維護職工權益,解決職工困難。

昌邑區新地號街道工會聯合會職業化工會主席史美琦,被派駐到非公企業後得知,一家能源沒有和員工簽訂工資集體合同,也沒及時建立職工保障機制。經過多次調查,在掌握困難職工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史美琦先說服企業幫扶慰問困難職工,從而有效調動了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也使企業看到“只有切身為職工利益著想,企業才能公所健保長期穩定發展”。隨後,史美琦推動企業成立了員工訴求服務中心,又經過多次協商,敦促企業簽訂了工資集體合同、女職工專項合同,化解了職工長期以來的擔憂。

船營區開發區工會聯合會主席姚大偉,來派駐企業不到1個月,就工會勞保遇到一件大事—由於派駐企業拖欠職工兩年社保基金,職工多次與老板交涉無果,勞動關系十分緊張,生產一度停工。姚大偉第一時間向上級工會彙報情況,並主動配合有關部門向職工了解情況,反復與企業老板磋商,終於促使企業按規定全額繳納了兩年的社保金,維護了職工合法利益。

“如今,職工一有難事,最先想到的就是工會。”劉春明說,在職業化工會主席的努力下,很多非公企業形成了企業關心職工權益,職工關注企業發展的可喜局面,企業勞動關系和諧穩定,得到職工的普遍認可。


社區職業化工會干部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



  工會是職工之家,如何讓職工感受到這個大家庭的職業工會溫暖,怎樣讓困難職工在緊急的時刻得到幫助,同時為職工與企業之間架起溝通協商的平台,使職工群眾逐步過上更加富裕、更加有尊嚴的生活,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的夢想,這是工會工作的目標。

  市總工會在朝著這個目標前行的過程中,創新地開展基層工會組織建設工作,通過建立工會聯合會、面向社會公開招聘職業化工會干部,使工會組織充實了一批強有力的生力軍。“動真情、聽實情、注友情”,這些社區職業化工會干部的服務,不僅延伸了工會服務群眾和職工的觸角,更架起了工會與群眾職工會健保工之間溝通協商的橋梁和紐帶。

  2009年7月,市總工會貫徹落實全國總工會“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方針和省總工會要求,在全省率先開展建立工會聯合會、面向社會公開招聘職業化工會干部工作,走出了一條基層工會組織建設的新路子。

  市總工會結合實際,制訂方案,先期在職工人數較多、非公企業相對密集的龍沙區、建華區、富拉爾基區和甘南縣開展職業化工會干部試點工作。經過報名、資格審查、筆試、面試、考核,首批從105個報名者公所健保中擇優選聘了20名職業化工會干部作為街道工會副主席或社區工會主席候選人。

  2011年後,市總工會在試點取得成功的基礎上,又先後在碾子山區、昂昂溪區、鐵鋒區開展了招聘職業化工會干部工作,讓更多的職業化工會干部發揮工會作用。

  如今,這些職業化工會干部已成為社區群眾和企業職工的貼心人。一支活躍在區(縣)以下街道(鄉鎮)、社區的職業化工會干部隊伍開始形成,新時期工會勞保工會工作的新優勢日益凸顯。